精工手錶網絡門市每天為大家帶來全新潮流系列單品,為您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為您的生活充滿活力,讓您每天不重複,精彩的人生從現在開始,敬請關注我們精工手錶網絡門市,我們將全新的Seiko夯貨單品將一一呈現給大家。
![]() 制圖/廖木興 自iPhoneX發佈之後,關於它的話題無處不在。不過,要想買到iPhoneX,還要等到11月3日,前提是你能夠在10月27日預約成功。就產能來看,iPhoneX的產能嚴重跟不上市場需求,要想完全實現產能,預估要到2018年第一季度。這對於安卓陣營的全面屏新機,對國產面板廠商而言,或許都是難得的機遇。 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各大廠商紛紛發佈全面屏新手機 此前多年,蘋果iPhone新機已經形成瞭發佈後10天上市的規律,但上周發佈的iPhone X卻打破瞭這一規律。要想真正體驗iPhoneX則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盡管近兩年新款iPhone備貨充足,但面對全新的全面屏形態依舊有備貨壓力。此外,根據iPhoneX在發佈會的表現,也說明做好全面屏並非易事。 以三星以及國產主流廠商為首的安卓陣營在全面屏上提前佈局。前些天小米發佈瞭“全面屏”的MIX2,三星發佈瞭全視曲面屏Note8,華為Mate10、vivoX20、金立M7等實力旗艦都會相繼發佈,甚至剛剛重返中國的夏普也會發佈一款與日版造型類似的“真全面屏”來證明自己。全面屏手機之戰的戰幕已然拉開。 和現在普通的手機屏幕不一樣,由於更高的屏占比以及對屏幕邊緣的切割處理,全面屏對面板技術都提出瞭更高的要求。事實上,因為面板供應緊缺,去年10月,小米的第一款全面屏手機從發佈起就一直供貨不足;這次iPhoneX之所以要推遲到10月底預購,11月份才發貨,就是因為高端全面屏的緊缺。 此次iPhoneX的發佈,表面上看起來仍是“跟風”之作,但蘋果顯然已經加快瞭“跟風”的節奏(至少與此前大屏的采用相比),以期扭轉其核心產品iPhone下滑的趨勢,畢竟資本市場給蘋果造成的營收和利潤壓力不可回避。 無論是iPhoneX還是安卓全面屏新機,都要面臨市場的考驗,最終哪款產品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則需要看各傢對於全面屏的創新投入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把握。 iPhoneX價太高,安卓新機低價搶市 從用戶體驗來說,這款全面屏新機不會讓消費者失望,但蘋果iPhoneX國行版逼近萬元的售價,卻讓不少用戶望而卻步。蘋果中國官網顯示:iPhoneX 64G版本8388元;256G版本9688元。不少網友留言說,這個價格讓人望而卻步。美國的iPhone售價最便宜,不過,這次999美元的起步價,連美國果粉都覺得價格有些貴。 有網友算瞭一筆賬,8388元可以買下小米全套產品,包括一款小米MIX2和整套智能傢居產品。 上周五小米MIX 2的發售讓CEO雷軍再次自豪瞭一把,僅僅58秒,小米MIX 2便在其官方商城售罄。雷軍表示,在蘋果發佈會之後,小米MIX 2的火爆程度超出瞭其預期。 目前旗艦的價格可謂大漲,所以當前華為mate10也頗受關註,國內市場售價預計在4000+起步。 vivo方面表示,致力於將全面屏這項已經成為未來手機標配的規格帶入大眾流行的價位段,vivoX20上市後必將通過讓大眾接受的合理定價、充足的備貨,讓更多消費者盡早體驗全面屏,推動全面屏普及。 高端AMOLED面板將普及 國產廠商有機會 全面屏作為手機產品新形態,不僅僅是屏幕的改變,更是手機硬件、軟件等系統工程全面變革。在擴大屏幕顯示區域後,成千上萬個的器件都要隨著變化,從設計到工藝都要廠商從用戶需求角度進行權衡,並且協調聯動相關供應鏈做出最佳方案。說到底,全面屏也是考驗手機廠商的產品“完成度”。 手機全面屏的生產到底是怎樣的狀態? 對於國產全面屏廠商來說,形勢比較嚴峻。目前,市場上的全面屏面板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較低規格的TFT LCD面板,基本來自於三星、LG、夏普和友達,國內企業部分供貨;另一類技術和性能更加優越的高端AMOLED面板,技術和產品幾乎全部由國外企業壟斷。因此,一方面,中國手機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占比已經超過瞭40%;另一方面,幾乎所有高端國產手機都在使用日韓等企業的面板。 隨著全面屏概念的爆發,傳統的低端TFT LCD面板也面臨著迭代升級的壓力,中國信通院移動智能終端聯盟產業組副組長李木稱:“業界普遍的一個趨勢是,在手機面板上,AMOLED要逐漸取代TFT LCD,從旗艦手機到高端手機再到中端手機,甚至以後的低端手機都會全面采用,但是這也有一條比較長的路要走。” 可以預計,未來兩年,高端AMOLED面板的產能還將處於一個爬坡階段,需要在產品穩定性和成本控制方面進一步積累,才能實現大規模量產,這也給瞭國內企業爭取後來者居上的時間機會。 不少企業已經投入資金佈局,京東方科技公司副總裁張宇表示,京東方正在研究的高端全面屏。預計明年國產的柔性高端AMOLED面板市場份額能達到10%,不過,李木分析,要想徹底打破壟斷,必須要從產業鏈上遊的材料和裝備環節實現自主化。 延伸閱讀 全面屏時代,OLED產業鏈誰將受益 全面屏時代,OLED是最大受益者。OLED產業化進程加快及終端需求快速增長將帶動整條產業鏈的快速擴張,包括上遊原材料及生產設備,中遊面板制造和模組組裝,下遊的顯示應用領域(智能手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智能穿戴等)。 上遊 OLED上遊材料主要包括陰極、陽極、傳輸層材料、發光層材料。其中,傳輸層材料和發光層材料與LCD中的材料不同,屬於新增量。上遊材料作為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目前主要被歐美日韓廠商壟斷,以小分子發光材料為例,日韓系廠商約占80%市場份額。我國材料廠商主要生產OLED材料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 從生產設備領域看,日本廠商Tokki和Ulvac在蒸鍍設備領域絕對領先,美國3M、seiko 錶 推薦和Seiko、SUSS等公司在顯影、測試設備方面優勢明顯。比如OLED制作過程中極為重要的蒸鍍設備,每年canon隻能提供9臺,而三星包攬瞭4臺。 中遊 全球OLED產能基本集中在韓日中臺,而且中國廠商在OLED的投資以及新增的產線最多,在2019-2020年產線全部達產之後,到時韓國5.5代線以上生產線有11條,日本3條,中國臺灣5條,而中國大陸是15條。自2016年來,京東方、深天馬、國顯光電、信利光電等企業加速佈局OLED面板生產線。
據Wits View預測,2018年韓系面板廠的OLED產能占比將由2016年的95%下滑至76%,中國面板廠商在資金充沛的優勢下,有望將產能占比由4%拉升至19%,產能擴張的空間巨大。因此中國有望改變韓日在面板的壟斷地位,而對於國產上遊原材料以及設備廠商來說也是機遇。 下遊 除瞭智能手機外,OLED在電視、汽車和航天、可穿戴設備以及工業應用等方面依然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總體而言,短期內上遊原材料、生產設備將首先受益,受益程度最高;中遊面板制造產能將持續釋放,而在此過程中,中國所占的市場份額將逐漸增高,對韓系是一大打擊;OLED產業將受下遊多元化應用的持續推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 |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seiko 手錶資訊消息的朋友,不妨關注精工手錶網絡門市後續的報道消息,全場所有新品低至7折起,新款不斷上架,週日週末購物更是享有專屬折扣優惠,驚喜連連,正品夯貨,支持專櫃驗證,7天鑒賞期,7天無理由退換貨,心動,不如行動,趕緊來選購吧!(http://www.watchms.com/)